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赴芬兰学习研修心得(二)——陈炳联

Date:2018-10-15 · View:

8月18日,我们一行九人随我院副院长赫光中教授赴芬兰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研修学习一周。期间,聆听了该大学五位专家教授互动课,访问了该校最著名的商学院、护理学院、医学中心和企业家学园,周五还参观了坦佩雷理工大学。

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是芬兰最大最受欢迎的应用性大学之一,1912年建校,在校生万余名,其中国际学生占3%,教职员工730人,以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为主,以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作为办学理念,注重校企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通过企业实习和项目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学生不仅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际生产和项目中,而且还能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培养软技能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为期一周的学习中,自己最直接的感受是“八个字”:随性、简单、直接、信任。

一、围绕学生兴趣培养目标。研修学习期间,我觉得芬兰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内容概括来应该是“围绕学生兴趣培养目标,个性化教学,在信任学生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芬兰的教育可以这样理解: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计并实施人才培养的蓝图,达到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应具备的素质能力目标,注重学生兴趣爱好发展与发挥。教育教学目标是按社会需求来设计,而不单是按老师意图设计的标准去教学和考核学生。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是将企业,学校,教师,企业人员和学生系统、完整、全过程的联结起来,通过企业提出问题需求,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学校及老师辅导支持学生完成实践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称“老师”为“教练”。

二、实施个性化教学。多学科基础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知识的学习和素质能力的形成是以尊重学生的个性、基于个性形成自己的特长和能力,简单直接、师生互动、融会贯通。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这方面做得很好。并非“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它们在教学实践中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多学科基础知识的教育,主要围绕企业实际需要,设计专业开放主要课程或主题,课程和主题内容以企业的需求和任务来确定,不是学校或国家统一规定的。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是在第一学年完成。第二阶段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将学生完成和创业、创新能力培养放到企业的实际岗位工作、产品开发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去实现。

三、在信任学生基础上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的商学院和企业家学园,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学生就要进入企业实践,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自己投资、申请正式的公司进行运营,提出解决方案和实践解决方案,开发产品面向全国全世界销售。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导师教练的指导,大胆践行自己在创业方面的灵感和设计。为配合这样的培养机制,企业、政府、学校的无缝对接,他们有高度一致的认知,全社会、各领域和全流程的资源整合。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毕业生有40%都成了企业家,企业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非常乐意支持,主要是企业利用年轻学生的发散思维、活跃的创新思想和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因素对国际产品的不同理解相互学习,为企业解决了产品开发、营销方案、商业政策与进行市场方式策略等实际问题。另外,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做出了大量的配合工作,如选择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创新创业学院的指导教师(教练),为创办企业的学生提供政策指导、法律咨询和实际事情问题的帮助。这个学院有运行机制,设有具体课程,主要依托就是学生自己创办的企业,而且在申报课时方面非常信任学生,实习27个小时工作是申报一个学分的方式,由学生自己申报。这种培养方式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颠覆的。我们实行的是固定的课堂,要求查课。而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理念是全心全意信任学生,以及在信任的基础上建立的责任。

四、以“老”带“新”,示范引领作用发挥到极致。塔佩雷应用科技大学校园楼宇相互贯通,四通八达,没有围墙,没有公寓,没有固定教室。学生管理全靠自觉,学生生活全面实行社会化。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是他们做法“立意好、创意新”。新生入学,学校就聘任一位“老”生带五名“新”生,从认知了解校园到帮助介绍新生找公寓住宿、自主学习、“手把手”辅导,起到“新”生有楷模,“老”生做示范的作用,很值得我们好好地学习和借鉴。

一周的研修学习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一行九人的教育理念得到革新与提升,也给我们今后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模式的更新注入了一只强心针。我们应该做点什么呢?我想,首先要教育和引导我们的老师在授课中尽量与实践结合,尽量用各种可视化模型,尽量用各种小组讨论,师生互动,实践操作,破除“老师在讲台上唾沫四溅,学生在底下睡成一片”的现状。其次是尊重学生个性,鼓励他们多考察多动手多实践,到企业去,到实际生活的田间地头去引导他们大胆创新,积极设计与市场对接的新产品,做到学以致用,不断创新。

以上是我的一点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