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宋钊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心得

Date:2012-12-29 · View:

从最贴近的世界名校感悟

——赴新加坡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报告

教务处 宋钊

2012年8月5日至10日,我院赴新加坡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在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期间,分别听取了《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教育体系简介》、《学术管理系统与专业教学开发》、《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教与学之有效途径》数场讲座,在学系教学工厂、科技研发中心进行了实地互动交流。亲身感受到新加坡发达的经济、花园般的城市环境、快捷舒适的交通设施,亲眼目睹世界名校的风采,聆听专家解读办学理念、教学管理模式,感受名校教职员工的一流敬业精神,既深受震撼又感触良多。

一、南洋理工学院基本情况

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其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属下的技术培训中心,包括达达政府培训中心、罗莱政府培训中心、飞利浦政府培训中心和日新培训中心;80年代发展为经济发展局属下的科技学院,包括德新学院(生产科技)、日新软件科技学院、法新学院(电子科技)、日新学院(机电一体化)、精密工程学院以及20个应用科技中心。1992年新加坡整合经济发展局属下各学院与中心,成立南洋理工学院。南洋理工学院现有在校生人数15000人,全职教职员1300人,校园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该校现有工程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

信息科技系、设计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工商管理系、保健护理科学系共7个学系。新加坡经济发达,教育投入占GDP 的24%。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经费充裕,每年得到的政府投资(占大部分)与学费收入合计约折合10亿多元人民币。2012年英国权威研究机构QS发布“(成立50年以下)世界年轻大学50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排名第四。

二、南洋理工学院基本经验与做法

(一)无界化管理理念——打造团队协作精神

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机构与我校差别较大,最高领导层是校董会,院长兼总裁为校董会负责,下设发展、行政服务、学术与学生、学系、延续教育与专业培训、支援中心六个机构。学术与学生机构的业务范围是注册、学生与校友服务、考试、招生与入学、学生事务、图书馆与信息服务,相当于把我们教务处、学生处、招就处、图书馆的部分功能糅合在一起了。在这里,甚至找不到“高校第一处——教务处”,从国人传统习惯看似乎管理机构界限不清,但从管理成效上说,他们是管理重心下移,小界不清大界清。

在南洋理工学院,无界化管理理念已成为成熟的管理经验。其内涵包括:(一)系部合作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以系部为主体独立运作,无教务处来统筹协调,但各系之间共同研究、协作开发、联合承担大型项目的运作顺畅。(二)校企合作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在企业和社区设有培训基地,企业在学院有车间或展厅。(三)教学与市场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站在国家科技及市场需求的前沿,开发新产品,培养急需人才。(四)校内资源无界化。南洋理工学院的建筑使各系之间以联接的走廊有机连接成整体,校园智能卡打破部门所有制,一卡在手,走遍校园。(五)归宿认同感无界化。员工的思想上淡化部门利益,把南洋理工学院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作为核心价值观,愿意沟通合作,愿意经验积累和分享。

不要小看这个“无界化”理念,就是它让南洋理工学院充满生机与活力。教职员工个人才能尽情释放,优化组合,团队协作,形成合力,将不断碰撞裂变产生的巨大的能量传递给外界与社会,让人们对这所学校刮目相看。

我们本次NYP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研修班业务由南洋理工学院国际交流研修中心负责,但工作人员中既有负责“学术与学生”事务的付老师,也有迎来送往兼校外参观导游的供职于新加坡外交部的梁老师,接送我们的巴士及司机是校外的,但我们压根没有看出来。因为他们无微不至的关照与敬业精神深深感动着我们,我们以为他们都是南洋理工学院的教职工。举个例子,我们乘坐的巴士到站停靠时,司机会很快下车站到车门旁,十分友好负责地打手势提醒我们贴着车边走以防被过往车辆碰到。整个研修安排紧凑、合理、务实、高效率,学有所获,不虚此行。与我们同时接受培训的国内院校达6所之多,南洋理工学院国际还承接整个泰国的教师培训,把国际培训做到极致,把人力资源开发做到极致,这些都是无界化管理理念的绝好印证。

(二)教学工厂与项目开发——紧贴最新技术与工艺

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理念就是在学校的教学环境中营造实际的企业环境,通过企业项目和研发项目(“项目教学”即学生自入学起,便参与由教师指导的科研项目,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加以创新。这种教学理念的实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毕业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教学的距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达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目的。

南洋理工学院另一个创新的思想和理念是“经验积累与分享”。它具体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学院将开发的先进项目和先进课题设计成果加以保留,存放于公共数据库,便于师生借鉴学习,共同分享。每个人的科技成果与经验都是学院的公共资源,分享每一个人的经验,扩充了学院的资源。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有效的支撑了教学工厂和无界化校园的运行。通过经验积累与分享系统,新加入项目的师生可以快速了解项目的详情,学习项目的相关知识从而很快的进入角色。这样就可以每年在项目中加入新一年级学生的同时保证项目的连续性。

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先进,项目开发与研究紧贴市场需求,紧贴最新技术与工艺。该校有多个与世界著名企业合作设立的科技研发中心。参观中我们看到学生在操作研究机器人足球运动员踢球射门技术;看到跨专业运用机械工程技术与医学技术模拟制作的牙套工艺运用于口腔镶牙领域;工程系运用专业知识与技术提供参数支持,成功参与新加坡医院为缅甸头部连体双胞胎婴儿施行头骨分离手术的报道让我们耳目一新;学院承接新加坡国防局研究项目,为军队建设提供导航数据系统;学生为新加坡地铁设计收费系统。学生参与项目开发早,动手能力就强,创新意识就强。因此,南洋理工学院的学生在国际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机器人大赛等世界性大赛中成绩斐然,经过大赛洗礼,一方面提高了学校声誉,另一方面成就了学生参与全球化竞争的意识和能力,他们更加自信。

(三)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为校企合作奠基

南洋理工学院的使命是:(一)南洋理工学院为学生及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为他们的未来生活与就业做好准备,使它们成为终生学习者,并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二)南洋理工学院充分地利用学院的资源、专才、创意及创新能力来支持企业只发展需求,并配合新加坡环球化发展之努力。

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策略有六条:(一)市场导向——依据国家和企业之需求以及年轻学子的报负,开发相关的专业与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做准备。(二)柔性系统——以灵活及适应性强的办学系统,应付市场之脉动及科技之转变。(三)能力开发——通过大力的教师培训和科研项目开发提升教师团队的综合专业能力,奠定学院发展之良好基础。(四)国际合作——与外国政府、国外大专学府及企业建立伙伴关系,开拓教育和科技应用之新领域。(五)重应用、重开发—— 在一个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环境里,为学生提供一个实际的有效的及相关的学习经验。南洋理工学院的前身就是新加坡经发局属下的技术培训中心,其重技术重工艺重应用重开发的传统被发扬光大并成为学院的显著特色与立校之本。(六)面向世界——通过学院的区域与国际化项目,培养年青学子的创新和国际化思维,协助他们面对环球化竞争环境所带来之挑战。

在明确的办学使命和办学策略指导下,南洋理工学院选准了办学定位。落实在选聘新教师的条件上,他们有一条刚性指标:新聘教师既要有研究生或本科学历又必须有至少5年企业工作经历,方可进入该校做教师。这一规定从根本上落实了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师普遍有企业工作背景,与相关企业保持着广泛的联系,既能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进行项目研发,既是理论讲师,又是项目导师。他们是“两栖人才”,正是靠着他们,南洋理工学院实现了校企合作无界化、教学与市场无界化的开放式办学理念。

(四)以人为本的校园服务——学生是校园的主人

新加坡总人口508万人,整个国家陆地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东西跨度40多公里,南北跨度20多公里。南洋理工学院在校生人数15000人,全职教职员1300人,校园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校内无学生宿舍,学生全部走读。校园内有齐全的健身锻炼场馆包括游泳池,有学生休闲或学习座椅,附近有电源插座,可以手机充电,校园内可以无线上网,有饮水设施,也有工商系开办的供学生实习用的校内小超市,购物便捷实惠。还有供学生临时寄存物品的如报箱群的一个个小柜子。校园内几个食堂从早到晚不间断开放,方便学生就餐需求。校园出入口人车分流,人行道出入门智能化上锁,出门需按键,进门需刷卡。地铁出入口直达校园,方便快捷。校园环境优美,花草掩映,喷泉涌动,鱼翔浅底,建筑与建筑之间均有走廊连接,方便快捷,无雨淋日晒之忧。

在这宁静与温馨的校园环境中,无论是休闲用的座椅上,用餐的餐桌旁,图书馆、阅览室、研发中心,到处是学生在读书、研讨、交流、编制程序、用心制作创造,自觉学习、参与项目开发已成为良好习惯。

三、感悟与启示

在新加坡,华人与我们交流时常常不说“中国如何如何”而说“国内如何如何”,校内有的老师汉语普通话说得比我们好,交流起来十分方便,细问起来往往有大陆背景。以致我们常常忘记了身处异乡他国,总觉得是在中国国内。南洋理工学院与我校同属大专、高职层次,从事领域相同,沟通交流方便,他们的成就我们更期望达到,他们的经验更值得我们借鉴,我们理应与他们走得更近,因此,我称他们是“与我们最贴近的世界名校”。诚然,南洋理工学院的成就得益于新加坡发达的经济条件、教育高投入与管理体制机制,短期内我们无法赶上,但其先进的办学理念与经验却值得学习借鉴。

经过南洋理工学院研修班学习,我认为对我院提升办学理念,改进教学管理工作的启示意义很大。我院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借鉴学习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经验,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

(一)设置新进教师的企业经历条件,企业项目研发能力与教学能力并重 ,从源头上实现教师双师型。双师型教师仅仅靠外出参加几天短期培训拿个证书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的是真经历真本领,不在企业一线摸爬滚打,不在生产过程中历练摔打就练就不了过硬的本领。打铁先要本身硬,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技能的底气尤其要足。

(二)每年选派校内中青年教师赴著名企业锻炼,比例逐步加大,时限逐步加长。重视企业项目开发能力培养,对协助企业开发新产品,进行技术工艺改革成绩突出者,与企业联手给予奖励。凸显学院“职业技术”特色,“技术”强院,向现代企业技术与工艺的制高点进军,以学院较强的服务社会、服务企业的能力在校企合作中加重自身砝码分量,增强吸引力,变“我要合作”为“要我合作”,掌握合作的主动权。

(三)改进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加强教学工厂建设,营造企业生产经营氛围与环境。要制定政策激励教师进行项目开发,带领学生尽早参加由专业教师带头的项目开发。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让学生边学习边实践,学习的动力才足,能力的养成才快,对现代企业环境的适应性才强。

(四)改进教师考评体系,加大教师进行项目开发、科技创新工作所占权重。

(五)改进毕业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要求,鼓励参与项目开发,鼓励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鼓励有创意的有应用开发价值的设计与制作。一个人从事创新工作的学历文凭应该要求多高,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要有创新的思维,动手的能力,要朝着这方面积极引导,积极努力。

(六)专业设置向跨领域跨专业方向发展,培育就业前景看好的跨专业复合型人才。跨专业跨领域往往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与发展空间,人员待遇优厚,吸引力大。这正是我们应该着力研究与致力的重点。

(七)建议学院与南洋理工学院建立友好关系,加强沟通交流,促进我院吸收借鉴国际先进办学经验,兼收并蓄,不断壮大办学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