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吴旭锦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心得

Date:2012-12-29 · View: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心得

生物科技系

2012年8月4日至11日,我有幸作为学院赴新加坡师资培训班的一员,到南洋理工学院进行研修学习。这是学院新时期内涵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学院领导给与了高度重视,临行前召开了全体学员工作会议,提出了具体要求。我十分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全身心感受、领会、投入学习,体会特别之深,下面是我此次学习培训的简要总结。

一、感受新加坡

走出樟宜国际机场,眼前一片清澈,天空湛蓝,绿树成荫,青青一碧,所有色彩都非常纯粹、干净,旅途劳顿瞬间荡然无存,心情随之舒爽无比。车子行驶在宽阔的公路上,如同在一座热带雨林中漫步,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棕榈树和热带植物,繁华的商业区也掩映在绿色的环抱中,人行天桥和地铁站都是花团锦簇,几乎看不到裸露的泥土。放眼望去,大街上、道路旁、居所外、建筑下,无处不是生态遍地、绿化紧随、花卉满目、树木映天的美丽景象。花园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新加坡的楼宇风格迥异、富有现代气息,似一件件精致的艺术杰作,展示在世人面前。它们的造型、间距、绿化和色彩是那么的和谐,处处体现了新加坡城市建设以人为本和多样化、艺术化的建筑理念。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音乐是流动的建筑,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在这里,建筑之美体现得如此极致,让人不得不为人类的智慧惊叹!

新加坡人的热情友好和文明礼貌给我印象极深。接机的梁老师已是一位年逾花甲的老人,他态度友善,精神风貌良好,一路为大家讲解新加坡风土人情,悉心叮嘱学习期间的各项事宜,直至把我们送到公寓,亲自为我们送来盒饭,那种细致我终生难忘!授课的每位老师都虚怀若谷、彬彬有礼。外出参观时,不论高档商城亦或是街边小店,不管你购物与否,服务员都是微笑服务、百问不厌,购物无论多少,结账必是一句“谢谢”。公车里,不拥挤,不嘈杂。地铁里即便人们都站着,也会将特殊座位一直预留。没有紧张的你追我赶,一切从从容容,有条不紊。

新加坡系亚洲“四小龙”之一,是个真正的富国,人均年收入早已达到15000多美元,但这里却有十分重视节俭、反对浪费的良好社会风尚。我们住的公寓卫生间以及到过的公共卫生间都是红外感知系统,绝没有长流水或漏水的现象,浴盆开关没有拧紧,片刻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声以示提醒,用自助餐会被事先告知,必须按实际需要取食,如果浪费,餐费将加倍收取,这是对浪费行为的一种处罚。

总之,这是一个年轻的、现代的、时尚的、科技的、人文的、美丽的国度。

二、学习内容

由于学习时间短,内容安排的非常紧凑,四个上午均是经验分享。我们系统了解了新加坡教育体系,南洋理工学院的学术管理系统和专业教学开发、南洋理工学院人力开发经验与NYP++和教学之有效途径;四个下午我们分别参观了工商管理系教学活动与教学企业中心、工程系电子工程教学与项目开发活动、信息科技系专项实训与IT创新项目开发中心、工程系精密工程、制造工程及机电一体化工程教学与项目开发活动、生物医学系工科枢纽等实验实训室。

此行巧遇新加坡国庆日,全天休息,我们再次感受到新加坡人的热情和周到,安排我们参观了整个新加坡市区、滨海堤坝和国家胡姬花园,梁老师全程陪同并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们对狮城的文化及风土人情有了进一步了解。

三、感受体会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立于1992年,是新加坡五所国立理工学院之一,享誉亚太地区。目前,在校生人数16000多名,全院教职员工1300人,校园占地面积450亩,总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短暂的学习与交流,受益匪浅,不仅感受到了新加坡优美的自然环境、多彩的民族文化、繁荣的商业经济,更深深的陶醉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超前的教学理念、完美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规范的教学管理。

(一)超前的教学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有着新颖超前的教育理念,特别是无界化校园理念、教学工厂、无货架寿命理念、以人为本理念、经验积累与分享理念等。

1、无界化校园理念

南洋理工学院最显著的特点是他们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非常强,真正做到了校企政合作,而且是有远见的、战略性和双赢的校企合作。追根溯源,他们能够做到这些的原因是无界化校园理念。现实中的事物是不分界线普遍联系的;而工程之间的分界线或学科专业之间的分界线则是自然学科发展过程中人为设立的。对于职业技术学院层次的科研并不算高、精、尖的技术研发,而更多的应该是应用技术的研发,如南洋理工学院研发的一个图书馆自动找寻图书的机器项目就是由制造工程、电子工程、工程设计和信息系的师生联合开发的,这就是无界化合作。无界化合作使容量扩充,效果因而改良。它强化了部门与学系间的团队精神,促进了资源与人才之共享,促进了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提供更多综合科技创新与应用机会,强化师生专业能力,强化学院灵活度和反应能力。正是这种无界化合作,使南洋理工学院有了很强的科研创新能力,承接了众多的企业研发项目。总结一下就是系部合作无界化、校企合作无界化、教学与市场无界化、校内资源无界化、归宿认同感无界化。

2、教学工厂理念

通过学习彻底打破了我脑海中的“教学工厂”,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校内厂”、“实训企业”,或是紧密型和松散型的“校企合作企业”。“教学工厂”不是“三明治”课程安排,也不是“双元制”课程安排,“教学工厂”并不成批生产产品,更不卖产品。这是一种办学理念与思想,是指将工厂的环境与项目引入学校,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用于教学的模拟环境。建立教学工厂的目的不是为了办企业,不是为了赢利,而是建立一个灵活、创新而又富伸缩性的教学系统,并以先进的科技达到“超前培训”,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企业的岗位。通过教学工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完善和有效的学习环境和过程;鼓励和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以及提高他们实际解决问题能力;教学工厂,对学生,实现实践促进理论的提升,其过程中开发了学生的潜能,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对于教师,实现从授课到实践到自我提升,“教学工厂”真正实现了教师学生的双赢发展,也收获了学院的高速发展。从这种教学模式可以看出,学生所做的项目是企业当前最需要开发的实际项目,学生在“教学工厂”里所生产的产品是企业正在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工厂”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模式。

3、无货架寿命理念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对教师的学历要求并不是很高,只要有本科学历就可以到学院求职,但学院对新教师有一整套很严密的职前引导计划,有探险之旅,有对学院各系的参观了解,有为学生的辅导服务,有NYP录相带的观看,有NYP发展汇报会的聆听……通过系列活动的安排,新职员对学院概况有了深入了解,心理上能作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转换自己的角色,融入并成为学院的一份子。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要求他们的教师以及培养的学生终身学习。因而,对在职教员提供丰富多样的岗位学习培训,每个人每年都有机会到企业学习工作,到国内高校提升学历,每个人还可以根据自已的兴趣爱好,专业发展要求提出到不同岗位轮岗工作,也都有机会到海外高校带薪继续深造,没有年龄的束缚,没有岗位的限制。因为不断注入了新鲜的“养料”,理工学院老师的教学寿命属于“无货架寿命”。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同样注重管理干部培训。学院领导会定期举办管理干部论坛会、茶话会,通过交流、畅谈更新干部的工作理念,提升干部的工作能力,鼓励干部勇于创新,大胆工作。在丰富多样的教师培训活动中,教师的潜能得到了充分而深入的挖掘,为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保障。

4、以人为本的理念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小国,但新加坡政府坚定树立这么一个理念——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新加坡政府高举“以人为本”大旗,在重视人才,充分利用人才的先进理念下谋求经济的快速发展,成为了当今亚太经济的龙头。从学校的建筑、学校的设施、学校的管理机构、对学生的态度等等方面,真真正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

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盖走廊连成一体(学校建于山坡上,东西落差有两层楼高),无论你身在何处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

学院内任何地方均可免费无线上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让在教室外面等待的学生可以方便的使用电脑;老师办公室的外面有为等待老师的学生提供休息桌椅;学校内的各种指示标识清晰简洁明了等等,无不体现学院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职工尊重学生,当作成人对待,为学生配备个人导师;明确提出学生不是产品,而是产品的载体。学院的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机构健全,如学生事务部,实习与就业中心、注册部、考试部。

学院注重教师的发展,珍惜人力资源,除根据学院的发展提供教师的培训外,还可根据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教师培训,被称为“双向职员培训哲学”,以留住好的师资。

5、经验积累与分享

它包括理念的分享,技术的分享和成果的分享。每个老师所完成的工程项目、每个学生所完成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都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共享,教师们可以随时随地享受网上服务,有效地借鉴他人经验,同时将自己的教学心得、教案、论文、课件、外界信息等放在网上与他人共享,构建“经验与分享”资源平台。在一个知识更新迅速、人与人之间交流逐渐减少的网络化社会里,“经验积累与分享(AES)”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网上交流平台,是一个巨大的知识库,经验积累与分享是一个团队能够共同进步的阶梯,可以使每个人都站在他人的肩膀上前进,借鉴别人的经验,避免走弯路,提高了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目前,南洋理工学院经验积累与分享已经延伸到内部审核、学生事务、学术事务、设备采购、电子教学、庆典安排、企业联系等范围。

(二)重视专业及课程开发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设有七个系:精密工程系、设计系、工商管理系、信息科技系、化学与生命科学系、互动与数码媒体系、保健护理科学系,每个系中又设立了若干个专业。学院在发展品牌系部的同时,努力根据市场经济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开发新系部,设立新专业,而每一个新系、新专业的开设学院在之前都是作了大量深入翔实的调查,不盲从众,不冒然而行,切切实实结合市场、企业的需求,考虑学院自身的条件。理工学院各专业学生的招生计划严格参照各系的相关设施设备而确定,学院绝对不会从经济利益的角度多招热门专业的学生,也不会拒绝开设相对冷门的专业,学院相信只要教师有自信,只要学生有兴趣,学院可以教好每个系部每个专业中的每一个学生,使他们学有所得,专有所能,从而在未来岗位找到自己的位置。

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专业开发,不断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开发新的专业。在专业开发过程中,论证之严谨,准备之充分,值得我们学习。一般一个新的专业设立,需要1~2年的时间,先要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和学生学习志向与需求三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筹备小组, 专业筹备小组的任务是由专业负责经理和筹备小组提呈新专业建议,确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要求,设计专业教学结构等。在整个开发程序中需要严格把关的是提呈批准,它是由南洋理工学院学术委员会从学术管理角度检讨及批准新专业计划及专业内容修改建议和专业咨询委员会,成员来自企业,学院与企业,针对新专业课程计划或课程修改建议提供咨询意见,并对有关的建议给予认可,然后报呈学院批准,委任学科协调讲师来确定培训目标、进行教师培训、准备教材、采购教学设备,进行各项教学准备,方能开展教学。最后,在学生、教师和企业反馈的基础上,持续进行课程改进。

新课程开发以需求分析为前提,包括:国家的需求:政府的各种人才开发需求策略。每一课程都必须与国家的经济发展需求挂钩(如有高增值的制造业活动,新产品设计与开发);企业的需求:与企业保持联系——商议、参观、考察,以便研究新课程或检讨目前的课程的水准。课程开发程序如下:首先,成立课程准备小组:委任课程经理;建立筹备委员会;提呈新课程建议;确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准备课程结构;准备课程大纲及概要。其次,提呈批准:系主任;系咨询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第三,委托科目协调讲师:准备教学目标;准备教材;教学设备采购。第四,教学准备:准备教学器材;准备教学计划。第五,课程改进:学生反馈;课程审核委员会。

(三)规范的教学管理

学院通过了ISO9001认证,管理程序规范、严格,各项教学准备工作都有规定的流程,要求细致明确,设有学科督导、协调讲师、辅导讲师。同时在对学生的教学组织又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如专业课程阶段的“双轨制”、学分制等。

准确定位和突出服务的制度:学院办学定位准确,一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服务于企业和学生。林院长在谈到办学定位时讲到:“为国家经济发展服务,方向要对,要超前”。他们在办学使命中提到:“竭尽所能,为学员们提供优质的教育与培训课程,为全心全意的未来生活与就业作好准备,使他们在毕业后能为新加坡的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二是根据对象的不同在定位上也有不同层次上的要求,学院提供的课程贴近工业需求,能应对工业的转变,并提供实际并且有用的训练。

教师培训的制度化:专业教师必须要有在企业工作3-5年的经验。即使是南洋理工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在国外大学深造后回来,也不能马上任教,必须先在学院内的研发中心搞项目开发。另外,专业教师在5年内必须回到工厂实习2-3个月,了解工业界的最新发展。

先进的教学设施和智能化管理:学院院内实践教学基地设备设施先进,教学做一体化开展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动手能力强,深受企业信任。南洋理工学院实践教学均以24人为一班组织教学,保证学生两人一台实验设备,一次实验课时一般在3小时左右,这就保证了学生有较为充足的训练时间和足够的动手操作机会。实验室之间以透明玻璃隔断,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监控学生,也便于各级教学管理人员随时能够监控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工作情况。校园管理系统完善,学生听课、教师上课全部刷卡进入,既方便了考核也利于现场的管理,对于校园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全部用系统进行协调,减少错误率,节约人力成本。

二级管理制度:各系部具有最大的教学管理自主权。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学生的测试,教师的考核等等都是由各系部具体安排,负责考核的。在学院老师介绍过程中我们没有听到哪门课程是要统考、统测的,但每个系部对相关课程的内容设置、课时安排以及课程测试都是作了严密的规划,并有专门责能部门协调把关。这样各系部可以充分利用本部的人力资源,设施设备为学生量身制订更有价值的教学内容,可以删去一些已不合时宜,不合专业发展的陈旧知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实践的需要,企业项目的需要,贴近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

(四)重视教师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企业合作

南洋理工并不盲目追求名牌大学毕业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以上学历、五年以上工作经验,而且是专业对口。但要求教师既有从事项目开发的能力,又有教学经验,是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每年还要有20%的教师不上课,专门承担企业项目开发;培养教师的研发能力和新专业开设需教师转型等都被看作是个人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鼓励教师自我提升。

在工业项目和应用科研项目的专能开发中,重视和加强校企合作。南洋理工学院与新加坡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联系,企业为学校提供先进设备、研发资金和实习岗位,供学校教学、研发和培养人才;学校为企业提供专业人才、解决技术难题或设计开发项目和产品,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如:摩托罗拉的机壳设计;与航运合作,制作导航信号系统;与地铁站合作,为新加坡的地铁设计收费系统;与医院合作,制作高仿真人造头颅模型等的合作。这种校企间的紧密合作使得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真正做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五)分级薪酬激励体系

南洋理工学院对教师的考核采取年度逐级考核制,即校董会考评院长,院长考评系主任,系主任考评专业科技中心经理(相当于教研室主任)、经理考评教师。考核结果按序排名,但不予公开,作为提薪、晋级或奖励的依据。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分为个人素质、教学工作、其他工作表现等。个人素质主要考核教师的工作态度、团队精神、奉献精神、进取精神等,倡导教师保持对专业的热忱、对帮助别人学习的热忱;教学工作主要考核教师的教学能力、沟通能力、专业(课程)开发能力、学生管理能力(南洋理工学院实行个人导师制,1位导师对24个学生)等;其它工作(若没有承担其他工作不予奖励)。薪酬实行“年薪制”,平时没有课时津贴和加班费,成绩突出者年终有奖金。执行严格的评聘分离工资制度,以酬劳合理分配为原动力,从整个系统方面考虑完善评价机制,能很好调动大家工作积极性。

四、几点认识和启示

南洋理工学院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定位准确,国际化水平高,其管理理念、模式和办学特色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1、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成果增强了我对国内职教事业的信心,职业学校的老师、学生一样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自我价值的,只要我们心中充满阳光,我们的学院,我们的教学就会前景光明。

2、借鉴南洋理工学院对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的经验和措施,结合学院内涵建设实际要求,教学部门重新修订和完善学院师资培训与专业能力提升计划,切实提升专业教师教学团队的科技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组织召开专业教师、教学管理骨干研讨会,大力宣传和学习南洋理工学院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创新精神,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

3、重视专业调研。专业设置和建设必须了解和适应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需要,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走在市场的前面,切实加强和发挥各种专业指导委员会的作用。

4、学院的用人机制要有新举措,注重教师的企业经历。加强师资培训力度,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建立科学可行的考核机制,这里我个人建议学校能否将企业文化引入到学校的管理中来。

5、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校企合作不是单单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的事,也是每个教职员工需要考虑和投身的事。如何把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摆脱学校教育的单一管理体制,建立起面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学校管理体制,克服办学模式中人才培养与社会脱节的现象,从而实现学校和企业共同经营,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真正意义上的互惠共赢。

6、学无定时,学无定式。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在于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一个人的知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要不断充实和更新,一个人的能力也要在不同的环境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一个人学习的时间和形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为本单位员工提供终身学习、终身提高、终身受益的学习机会,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成就感和归属感,提升单位活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且有效的捷径。

总之,作为一名刚涉足职教事业的工作者,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作井底之蛙,在反思中调整自己,努力践行以人为本、品质成就人生,技能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才能不虚此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多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最后非常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次宝贵学习的机会,让我有幸走近名师,走进名校,目睹了名师名校的风采。期待我们的学院发展壮大,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高技能人才,为推动区域经济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