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际交流 >> 交流心得 >> 正文

张滢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心得

Date:2012-01-29 · View:

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习培训心得

基础课教学部 张滢

2012年8月4日至11日,我参加了学院组织的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an Yang Polytechnic,以下简称NYP)的培训学习活动。非常感谢学院领导的关心,为我们提供这次难得的学习深造机会,让我能有幸走出国门,走进名校,学习先进办学理念。为期一周的培训学习,内容精炼而充实,所学所观充盈了我整个大脑,给我深层的启示和感悟。这篇心得的标题我思忖了很久, 在南洋理工学习参观过程中,脑海中不断地浮现“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这句国内高职院校引用最多的话,在这里它得到了最真切地验证。南洋理工学院为我们精心安排了经验分享、参观、考察、交流等一系列学习活动,使我们对新加坡教育体系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体验了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文化、办学策略、办学特色、教学理念、学系行政管理、人力开发与管理、学术管理系统与专业课程开发、教与学的有效途径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现就感受最深的两个方面文叙于后,与大家分享。

一、处处以人为本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前提

1、和谐的工作氛围使人身心愉悦

南洋理工学院的院长由新加坡教育部任命,副院长由院长聘任由校董事会监督。校董事会由社会贤达人员及资深公务员组成,重大事宜必须经校董事会研究决定。院长聘各系主任,系主任聘副职和部门经理,教师对小组负责,小组对创新中心负责,创新中心经理对系主任负责,系主任对院长负责,院长对董事会负责,个人凭能力获得相应的利益,大家人格平等,机制透明。院长每星期固定时间举办简单的午茶会,接见教师代表,直接了解教师的动向,教师可直接了向院长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近距离的互动拉近了上下级关系,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营造了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NYP七个系均设有创新中心,负责科研工作。科研工作不但需要本系教师的鼎力合作,更需要和其他系进行合作和交流。教师需无条件接受系主任和创新中心经理的调派,参加项目研究开发。所有项目完成后整理成电子档案,共享给全院师生查阅。这种项目合作、资源共享的方式有力促进教师团队和谐关系的形成。

2、无“货架寿命”理念促进NYP与老师共同进步和发展

商品都是有货架期的,一旦到期就必须下架。对于有的教师来讲他的货架期就是生理年龄,而NYP对职工的评价不以生理年龄为依据,鼓励员工不断学习,把事业心、进取心、思想观念做为评价的主要标准,即使年龄超过50岁,学院仍然会满足其学习、培训的诉求。学院十分注重教师的发展,珍惜人力资源。除根据学院的发展提供教师的培训外,还可根据教师个人的需要提供教师培训。NYP这种为员工提供终身学习、终身提高、终身受益学习机会的作法,是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员工成就感和归属感的重要且有效的捷径。

3、灵活的用人机制充分体现以能为先

充裕的经费、全英语教学的环境、多元文化和谐相处的氛围等诸多条件使南洋理工完全可以向全世界招募高学历人才。可令人奇怪的是NYP聘任教师并不盲目追求名牌效应和高学历,只要求是本科学历。但是必须有5年以上从事过相关行业的企业经验,对这个行业比较熟悉也有着丰富的行业资源,特别要有项目开发的能力,是真正的双师型。另外学院特别注重对老师的再培训,也就是他们说的“专能开发”和“增值++”,充分挖掘教师的潜能,鼓励老师转行和跨界,从事第二专业的教学。比如最后一天讲授教与学有效途径的陈翼平老师,她的干练、幽默和睿智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她在国外读的研究生专业是教学法,在南洋理工学院教授的却是动画制作。

4、专业课教学中进一步体现“以人为本”

“量身定制”教育理念是NYP体现现代职业教育“以人为本”教学指导思想的最佳形式。“量身定制”包括:为学生“量身订制”课程体系,保证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有一定的自由度来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习任务(包括做项目);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所用的教材,特别是专业教材绝大部分都是教师根据专业需要,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校本教材,并以PPT讲义的形式发给学生。

“先会后懂”的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先会后懂”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学会动手做,然后再慢慢弄懂其所以然。NYP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学习,例如在做项目时,任课教师也是先让学生按要求把项目做出来。做出来之后,任课教师不是立即讲原理,而是提出了几个为什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提出的问题,教师帮助学生分析导致出现错误的原因,点到为止不告诉答案。这种教学方法重点不再是掌握知识的本身,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获得一种自发的继续学习的能力,一种独立的并带有批判性的认识能力。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借鉴。在8月7日下午在信息科技系参观时,恰巧碰见有一个一年级的班级正在进行期末考试,情形让我们看似答辩。三五成群穿戴整齐的学生抱着笔记本电脑分别等候在五个教室外,每个教室内有两名老师进行评判和提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自己制作的网站,阐述创意接受提问。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NYP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也体现在理论教学场所与实验实训场所安排上。当我们在南洋理工学院的参观时,第一感觉是很难区分哪里是理论教室,哪里是实训室。除了供学生上理论的可容纳200多人的LT教室以外,你很难发现摆满课桌凳的纯理论教室。在工程系参观的过程中,课堂上教师正在利用多媒体教学仪器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学生则是坐在各种各样的实验仪器设备之中,认真的听取老师的讲解。设计系的一堂课则是搬在了正在举办的一个学生设计大赛的现场上,让人耳目一新。

5、学校的建筑、设施也都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理念

校园所有的建筑被有顶走廊连成一体,一年四季不用受日晒雨淋之苦,学校内的各种指示标识清晰简洁明了,无论你身在教学区的任何地方都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学院内任何地方均可免费无线上网;在教室外面的走廊安装着笔记本电脑台,方便教室外面等待的学生使用电脑;走廊到处设有可供休息和上网的座椅以及存包柜;图书馆设有专门供学生讨论交流使用的小组讨论室;学校任何一个卫生间都配有洗手液和干手器并安装有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卫生用器等等,无不体现学院处处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不断创新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成功的关键

从创办至今,南洋理工学院从未停止创新的步伐。引用一位老师的话就是“变是南洋理工不变的法则”。细心的人会发现在南洋理工学院随处可见“Innovation”这个词。林靖东院长曾说:“办教育要比企业先进,用传统的方法不行,要超前、突破、创新,要时时创新,处处创新,人人创新。”教学工厂、无界化校园、双轨制教学就是南洋理工学院创新的典范。

1、“教学工厂”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工厂”是NYP的注册商标,是由学院前院长林靖东先生提出的一个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模式。其突出特点是融理论于实践中,融教学环境于企业环境中,融专业教学于行业要求中。“教学工厂”是在现有教学系统(包括理论课、辅导课、实验课和项目安排)的基础上全方位营造工厂环境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教学工厂”通过让学生参与企业项目与研发项目,在教师指导下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它能给学生以真实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缩短了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与学校教学的距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工厂”对于学生,通过模拟(simulation)到模仿(emulation)到融合(integration),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真实和有效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将很快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实施过程中不但鼓励和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更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工厂”对于教师,将有关课程与企业需求挂钩,与时俱进,实现了教师从教学到实践到自我提升,促进了学院与企业的紧密联系。南洋理工学院与300多家大中型企业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为学院提供先进设备用以培养人才,学院则通过为企业解决难题和设计产品为其带来效益。如为摩托罗拉设计机壳、为新加坡地铁设计收费系统等等。

2、“无界化”的组织理念营造和谐合作的良好氛围

在南洋理工学院培训时,老师重点给我们介绍了无界化的理念。“无界化校园”是南洋理工学院的组织管理理念,旨在通过倡导和谐、合作的校园文化,打破学院内各学系之间、部门之间、教师之间的壁垒,强化团队精神,促进合作交流,实现人才引进、技术、学科专业无界化。无界化的通力合作形成了南洋理工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在规划布局方面,将电子工程、信息科学、生物与医学、化学与药剂四个院系组合在一起,联合建设科技园;在各个院系中,课室与实验室组合在一起,使教学与科研、项目研究融合在一起;在项目开发中,院系各部门紧密合作,各学系教职员都积极参与,共享教学资源,如:工程系、信息科技系、设计系和化学与生命科学系经常进行跨部门工程项目的开发,促进了各学系之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同时“无界化”不仅体现在项目制作过程中不同部门的教师之间合作的无界,也体现在第三学年学生开展毕业项目时不同专业学生间合作及在企业实习的学生部门之间合作的无界。如机械学科和医学工程学科师生组合,研制出能对脑血栓病人治疗有突破性进展的特制金属丝细管;计算机学科和医疗化验结合,用计算机程序对血样进行分析,这样培养出来的综合人才也是现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此外“无界化”也体现在专业开发与建设上,如信息科技系的商务信息专业,就是与工商管理系共同开发合办的,做到集中优势和资源共享。NYP这种“组织无界,协作无间”正是我们所缺乏的一种精神。我们普遍存在的分家过清、各扫门前雪、单打独斗、相互猜忌、相互保留的内讧现象已成为发展中的牵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任何一个人是不可能独立完成一项科技创新的,团队协作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建立各个部门之间无界化的协作机制是形成学院整体合力的前提。当“无界化”应用在整个学院发展的时候,这个学院发展前景也是可想而知的。

3、“双轨制”的教学系统保证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

双轨制是NYP独创的课程构架,它大胆摆脱了学科连续性的束缚,实施上下学期课程可以对调,实现了软硬件的最大利用,充分体现了办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实践证明相当成功。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课程是以学年而不是学期安排的。新生入学先选系,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学习基础课程,第三学年根据成绩和兴趣再选专业。所谓“双轨制”的教学就是将一学年的课程划成不同的、互不干扰的课程组合1和2,分别在同一学期同时开课,到第二学期对调,以此类推。同一系内的学生入学初就被分成两组,当其中一组在第一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第二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时,另一组则在第一学期学习课程组合2时,第二学期学习课程组合1。这种课程安排形式可以最大化的利用教师、教学资源,配合企业进行项目开发,保证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连续性。因为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就安排学生进行认知型、操作型小型项目开发,直至三年级开发综合性项目、企业项目,应用科研项目,项目开发贯穿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课程教学全过程。尤其最后一年学生都要进入有关的工业(企业)项目组进行实际项目开发。这些工业(企业)项目不是有学院教师给定的,而是由工业(企业)所委托的真实项目。学生必须按照企业所定的规格、质量要求和交货期等严格按要求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双轨制课程构架的最大特点在于在同一学年的任何学期,都有学生与学期实践项目对接。从而保证了实践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受国情和其他诸多因素影响,我们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实力确实有一定的差距,但我们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许多做法以及“能力本位”等方面理念和NYP是不谋而合的,我想只要我们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及管理理念,不断更新观念,立足实际,面向企业需求,用最新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定能实现学院争创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的奋斗目标,对此我们充满信心。从新加坡返回途中,学院传回招生再创新高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席院长读完刘院长发来的短信后,车上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